13589
懶惰不進取是初中孩子成長路上極大的絆腳石,也是他們學習進程中的天敵,所以對于這種現象家應該盡早的解決引導,讓孩子近視回歸到積極的人生道路上來。那么初中生懶散拖拉不求上進怎么教育呢?
初中生懶散拖拉不求上進怎么教育
1、梳理自我認知
孩子懶散拖拉不求上進,應該是他對于做自己還沒有正確的認識,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適合做什么或是對什么感興趣等等。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去責罵批評孩子,而是要幫忙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對自己有個全面的客觀的認識。
2、解除孩子的依賴性
對家庭或父母抱有依賴性是初中生懶散拖拉的附庸,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克服依賴性,就得在多種場合提倡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讓他獨立的解道數學題、獨立準備一段演講,獨立地與別人打交道等等。
08-19 閱讀全文>
進入初中之后,需要學生們學習的內容和難度都提高了很多,有的孩子在小學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困難面前很容易就變得懶散拖拉不求上進,這樣的性格,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也都是十分不利的,那么作為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呢?
初一孩子懶散拖拉不求上進怎么教育
1、父母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給孩子制定一個可行性的計劃表,告訴孩子按照計劃表上的做一些事情,并且做好。如果孩子拒絕這樣做,家長一定要用自己的威嚴來教育孩子,遇到孩子不能一個人獨立完成的計劃,家長也不要懶省事,一定要輔助孩子完成,但是不允許孩子不做,或者是中途放棄。
2、其實孩子沒有上進心,并不是一生下來一直都沒有上進心的,只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用了不好的學習方法,導致孩子沒有信心好好學習。所以父母幫助孩子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讓孩子愛上學習,還能夠讓孩子可以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3、父母想讓孩子進步上進,要先做到以身作則,不能自己玩著手機去數落寫作業的孩子不上進,這樣孩子不僅聽不進去還會產生逆反心理。同時父母應該看到孩子好的一方面,并且不斷的鼓勵孩子。
4、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對孩子給予適當的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是被期許的,他有待完成的任務。不會讓其有形成每天都是無所事事的思維。有時候,在一定的壓力下孩子能爆發意想不到的能力。
03-20 閱讀全文>
在對子女的教育方面,很多家長發現,他們的子女普遍都會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自律性差。孩子們在生活中或者學習上面,往往都是缺乏積極性和求知欲的,那孩子懶散拖拉不求上進怎么教育?
1、鍛煉孩子
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可以辦到的事情。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都會擔心累到孩子,甚至是衣服都會幫孩子穿好,這樣的話其實并不好。作為家長要鍛煉孩子,讓孩子做簡單事情,如穿衣等,讓孩子多嘗試多學習,自然就會減少孩子的依賴。
2、給孩子制定生活目標,讓孩子逐漸遠離懶惰
很多孩子喜好吃好吃的,玩自己喜歡的玩具,但是卻不想干活,作為父母可以將孩子喜歡的食物玩具等作為獎勵,鼓勵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事情后再給予食物或者是玩具,這樣慢慢就消除了孩子懶惰的習慣。
3、家長鼓勵孩子要多動手
01-11 閱讀全文>
孩子到了初中之后學習任務逐漸增長,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積極主動的完成學習,但是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缺乏主動性,做事磨磨唧唧,看見孩子這個情況有些家長就按耐不住情緒,責罵孩子,這樣不但沒有解決問題還容易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那么初中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呢?
初中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
1、強化孩子時間觀念
一個孩子的時間觀念差,才會在生活和學習中,經常做事喜歡拖延。他們平時學習上做作業慢,生活中做其它事情也喜歡拖拉,慢慢悠悠的。因此,家長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幫助孩子強化時間觀念,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必須規定時間完成。
2、興趣是勤奮的動力
一個人對某項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興趣得到合理引導,不僅在學校其他課外活動中主動積極,而且在家中也逐漸養成了愛勞動的習慣。所以初中孩子懶散拖拉的時候,家長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充滿動力的從事某件事。
10-25 閱讀全文>
可以告訴孩子,現在應該以學業為主,不應該把手機帶到學校,因為這會影響自己的學習,也會讓老師特別反感。初中的孩子帶手機去學校,可能老師會收掉手機??梢愿嬖V孩子,帶手機的壞處告訴他有多么嚴重,讓孩子可以不要分心,好好學習。
初中生帶手機去學校家長怎么教育
1、增強孩子的自制力。孩子長大了,應該知道一些事情。他知道天天玩手機不好,但就是忍不住玩,這其實是自制力差的表現。所以家長要著重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讓孩子合理玩手機,自律的人才會更好。父母和孩子約好,一起不玩手機。
2、填滿孩子的空閑時間,現在孩子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他們也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大多數孩子都沉迷于手機,因為他們經常在空閑時間玩手機。所以家長要把孩子的空閑時間填滿,讓孩子沒有足夠的時間玩手機,才不會沉迷,更不會偷帶手機去學校玩了。
3、如果首次偷帶手機去學校的孩子,教導孩子迷戀手機的危害,盡量讓孩子戒除迷戀手機的壞習慣,以及把手機帶進校園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沒有幫助,還會對周圍的其他孩子都有影響。家長可以告訴老師先把手機沒收到放學再拿過來。
4、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孩子會在家長的影響下潛移默化的發生改變。所以家長們想要孩子少接觸電子產品,那自己就得少玩。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多陪陪孩子,多做做親子互動,多關心孩子。當他們心靈上的孤獨得到慰籍時,就不會把注意力放在電子產品上了。
01-16 閱讀全文>
先要少跟孩子啰嗦,不要太嚴歷對待自己的孩子,要求不要太高,降低要求。第二多和孩子朋友似的溝通聊聊天和讓孩子放松心情。多陪陪孩子,讓孩子有安全感。
初中生小孩子叛逆期怎么教育
1、減少心里對孩子的依賴
孩子在小時分喜愛跟著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對孩子也會產生依賴??呻S著孩子進入青春期,爸爸媽媽就要做好心理準備,給予孩子必定的成長空間,讓彼此保持必定的間隔,這樣對親子關系更有利。
2、不要老是指揮他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普遍比較敏感,面對別人對別人大聲說話,他們也是體現的十分反感。在日常生活中,不是老想著指揮孩子;還有不要老是對他們下命令那種,孩子聽了也是很煩躁的感覺。這時分的孩子想要成為大人,你如果老是對他評頭論足,他們當然體現的是不高興的狀態。
12-05 閱讀全文>
家長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和次數。和孩子達成共識,比如學習幾個小時可以玩一個小時手機。并且教會他們正確使用手機,而不是僅僅為了娛樂。
初中生愛玩手機家長怎么教育
首先,建議家長理解手機對初中生的吸引力所在。對于初中生而言,手機不僅僅是一個娛樂工具,更是他們社交互動、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簡單粗暴地禁止孩子使用手機并不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家長應當更多地了解孩子使用手機的具體內容,以及他們為什么喜歡使用手機。
接下來,制定合理的手機使用規則至關重要。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根據家庭情況和孩子的需求,共同制定一套合理的手機使用規則。例如,可以規定在晚餐時間、家庭時間或睡前不使用手機,或者設定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上限。這些規則應該是雙方協商的結果,而不是單方面的強制。
此外,強調替代活動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因為使用手機而忽視了其他活動,如運動、閱讀或家庭互動,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參與這些活動。可以一起進行戶外運動,或者安排一些家庭游戲時間。通過提供有趣的替代活動,可以減少孩子對手機的依賴。
家長成為孩子的榜樣。家長自己的手機使用習慣往往會對孩子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家長經常沉迷于手機,孩子很可能會模仿這種行為。因此,家長應該自覺控制自己的手機使用,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09-29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