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2
老話講“小時偷針,大了偷金”,生動地描述了一個盜竊犯的成長之路,也正是受這句話的深刻影響,很多家長最怕孩子偷東西,生怕孩子一旦偷順了手最后走上歪路。
一個怕字,便暴露出家長管教孩子的軟肋,即當發現孩子有偷東西的行為后,不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教,而是盲目地用簡單粗暴來懲罰孩子,試圖讓孩子改掉壞毛病,可結果卻發現根本沒用,孩子照偷不誤。有些溺愛孩子的家長雖然沒有打罵,但是機械地說教仍然沒有解決問題。
10歲孩子偷錢又說謊該怎么辦?下面我分兩部分展開,第一部分透析孩子偷錢還說謊的原因,讓家長清楚孩子心里所思所想;第二部分給家長提供3種方法來正確施教。
一、孩子偷錢說謊的原因
1、最初孩子分不清“偷”的真正含義,只是以私自占有為目的,完全不顧后果。
孩子偷東西最常見的年齡,一般在兒童期(6-11歲),在這個成長階段里,如果家長不懂也不重視家庭教育,很容易忽視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認知教育。當孩子不理解“偷”的含義時,很容易把偷與拿混為一談,以為我只是拿了東西,我只是想要那件東西,有何不可呢?
01-10 閱讀全文>
10歲孩子偷錢屢教不改,一般是孩子在頭其次偷錢并沒有被發現,孩子嘗到了偷拿錢的甜頭,孩子就很難控制住,小孩子自制力本來就不像我大人那樣好,對偷錢屢教不改也是可以理解,但這不代表家長不需要教育孩子。
10歲孩子偷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首先考慮一下是不是給孩子的零花錢太少了,如果是的話家長需要做出改變,如果不是必須要和孩子好好談一談。
歸根結底,孩子偷錢都是沒有建立正確的金錢觀而導致的。什么東西必須買,什么東西沒有必要買,什么東西完全不用買,這都是孩子必須要捋清的。
偶爾孩子也會對價格很高的商品念念不忘,這時鼓勵她,把零花錢存起來,就能購買到自己心儀的商品。這個積累的過程,其實也是教會孩子學會等待的過程。
家長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孩子為什么要偷錢?這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孩子想要什么東西自己沒有滿足他。
05-25 閱讀全文>
有些父母一直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觀念,也就會對孩子進行打罵,這樣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那么在孩子10歲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動手打父母的情況,那我們作為父母又該怎么做呢?
10歲孩子動手打父母該怎么辦
1、進行態度方面的威懾
其實相對成人來說,孩子的世界往往更加簡單,通常也會直接的表達出個人的看法,比如孩子不喜歡某個人,就會直接表示出個人的厭惡,行為上會直接呈現出來。因此有的孩子一旦被惹到,往往就會直接打過去,不管對方是父母還是其他陌生人。
有的父母對于這樣的行為感覺到不在意,完全意識不到孩子自身的錯誤,這樣慢慢的孩子就會變本加厲,也就會出現動手打父母的情況。若是父母一味進行忍讓,只會讓孩子親眼變得更加囂張,不會再對父母有畏懼之心。這樣長期下去,孩子將變得肆無忌憚,以后想改基本也不可能了。
2、父母需正確引導
12-21 閱讀全文>
首先作為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偷錢的行為,縱容孩子肯定是不對的。我們都懂得“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道理,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的嚴重性,對孩子加以正確的引導,讓他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
發現孩子偷錢怎么辦應該怎么教育
1、了解孩子偷錢的原因
孩子偷錢肯定是有什么需要,又知道自己從父母那里拿不到錢,于是鋌而走險。所以家長要了解一下孩子為什么要偷錢,是想買東西但零花錢不夠用?還是跟同學攀比要買大牌物品?
孩子們的物主權意識往往還非常薄弱,在他們看來,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這種不勞而獲的方法顯然比跟父母“磨洋工”更方便更快捷。而這時,家長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寧愿去偷錢,也不愿意跟爸媽開口。
2、定期給孩子零用錢
12-15 閱讀全文>
在和一位家長溝通的時候,他說自己的孩子10歲了,從小都是有需要的時候再給錢,平時對于零花錢的管理比較嚴格,但是最近發現孩子偷偷拿家里的錢,因為這件事家長十分生氣,那么10歲孩子偷錢怎么教育呢?
10歲孩子偷錢怎么教育
1、孩子大多是因為自己花錢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才去“偷”錢的,基于此,父母不妨重新審視孩子的零花錢是否合理,如果可以的話,可以適當增加零花錢。
2、如果零花錢分配上比較合適,那么父母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平時的購物是不是大手大腳的,讓孩子跟著養成了不好的消費習慣,如果是因為這樣導致孩子大手大腳的花錢,家長就要審視自己,和孩子一起改掉這個壞習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到理性消費。
3、也不要隨便的就給孩子漲零用錢,這樣會讓孩子覺得錢來得太容易,可以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賺取額外的零用錢,比如:平時幫助家里刷碗、打掃衛生;幫助媽媽買菜提東西;也可以考取一個好的成績。
這樣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換來的錢,再消費的時候也會更加的珍惜,明白金錢來之不易,也能夠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10-08 閱讀全文>
偷錢說謊話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家長在發現之后一定要嚴肅教育。如果孩子是第一次偷錢,那么家長不能縱容,否則只會助長孩子的不良風氣。如果孩子經常偷錢屢教不改,并且還說謊,那么家長就應該重視起來,正確教育孩子。
孩子偷錢說謊話屢教不改怎么辦
1、冷靜對待,切勿用審問犯人的方式逼迫孩子認錯。當孩子偷錢說謊話屢教不改時,家長切勿動怒。要知道沖動之下人是會說出許多刺耳難聽的話語的,甚至會直接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嚴重傷及孩子的自尊。
所以冷靜是處理問題的先決條件,然后再跟孩子坐下來心平氣和的交流,找出孩子偷錢的原因。并且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知錯就改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2、讓孩子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解決問題要用合理的方式,可以求助爸媽,不能不擇手段地達成自己的目的,要讓孩子深深記住因為自己的這種錯誤行為,使得爸媽非常生氣。但同時也要給孩子安慰和理解,這樣孩子以后需要錢的時候,就能夠和爸媽商量,而不是偷偷拿錢。
3、跟孩子制定一個規則。比如“每周或每月定期的給一次,如果在此之前花光了,你有一個機會感受那是什么感受以及應該怎么辦,比如忍耐一下或者找一件能額外掙錢的事情做。”充當孩子的預算顧問。除非孩子問你,否則不要提供建議。
08-09 閱讀全文>
10歲孩子偷拿家里錢還撒謊,一般是孩子前幾次偷錢沒有被父母發現或制止,之后孩子嘗到甜頭就會多次偷東西,膽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大,會導致孩子在歪路上越走越遠,作為家長要及時對孩子偷錢進行教育。
10歲孩子偷拿家里錢還撒謊怎么辦
當孩子發生偷錢行為時,父母往往覺得不可思議,覺得孩子“道德敗壞”。
但跟父母態度截然不同的是,有些孩子覺得拿家里的錢并不是偷,在他們的意識里,只有未經允許拿別人家的東西才算偷,拿自己家的東西不叫偷。所以不會有偷錢的羞恥感,也不會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
對此,父母應該教育孩子:未告知他人而私自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都叫偷,即便是家里人的錢也是如此。因為錢是爸爸媽媽的,而不是孩子的。要讓孩子知道,這是偷竊行為,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
家長需認識到孩子偷錢撒謊的性質孩子因為拿錢而撒謊,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欺騙,而是一種臨時的“應變”,這種應變無論對于兒童還是成年人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05-2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