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9
從小父母離異的孩子長大會怎么樣?影響肯定會有,但是事在人為。
從小父母離異的孩子長大會怎么樣
1、父母給種下的種子很關鍵。
(1)只有一個父親或母親,如果對孩子的投入足夠多,孩子并不會受到太多負面影響。
(2)如果單親父母總是說另一方不好,總灌輸消極思想,或過度寵愛,凡是包辦,或疏于培養和情感付出,或者父母本身遇到事情就逃避,不求上進,看到孩子有問題也不會解決,那孩子出問題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2、個體最重要。
02-23 閱讀全文>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棍棒底下出孝子”,簡單來說,就是教育孩子必須要打,而且打得越多越重,孩子才能夠越懂事。但是事實上,從小經常挨打的孩子,長大后往往更加容易遠離家庭,并且在性格上存在諸多的缺陷。
1、低自尊的人
我們常說,經常受到暴力相對的孩子,是很自卑的,因為長期受到父母的打壓,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使得孩子長期處于一種低自尊的生活環境中,長期下來,會讓孩子變得唯唯諾諾,尤其是對于女孩子來說,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的發展,可能在成人之后,也會一直認為自己始終處于一種低人一等的環境中。
2、孩子長大后易嫉妒心重
在父母責罵中長大的孩子剛開始會羨慕家庭和諧的家庭,但時間一長就容易變成嫉妒。他們會自怨自艾,埋怨上天的不公平,為什么別的小孩都這么幸福,只有他一個人過得如此痛苦?陷入自暴自棄的地步中無法自拔,對自己的人生徹底失去信心。
3、孩子長大后易有人際交往障礙
01-25 閱讀全文>
有些孩子可能是因為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學習環境等其他因素的原因,導致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孤僻。久而久之孩子在學校的時候,也出現人際交往的困難,因此孩子也交不到朋友,那么從小孤獨的孩子長大后會怎么樣呢?
從小孤獨的孩子長大后會怎么樣
1、孩子會變得冷漠
從小孤獨的孩子長大后可能會變得冷漠,其實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因為沒有人管著,而是因為孩子自身缺少一種內在的安全感。如果平時多關心一下自己的家人或者同學,多幫一些忙,或許你的孩子會更容易融入到集體之中,并且可以更好地接受別人的幫助。
2、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
如果孩子沒有很好的心理素質,就容易被別人欺負,并且還會因為孤獨沒有朋友產生自卑感。當孩子在學校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沒有小組愿意接納自己,老師或者同學都會覺得這個孩子太不正常了,所以會想方設法把孩子調走,長此以往孩子學習成績也會受到影響,會使孤獨的孩子變得不自信、自卑。
11-22 閱讀全文>
不得不說,很多時候在多家庭子女的環境中,父母往往會偏愛某個孩子或者不喜歡某個孩子,這兩者的心理也是不同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不受重視的孩子會更加孝順自己的父母,都是因為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愛,那么父母不愛的孩子長大會怎么樣呢?
父母不愛的孩子長大會怎么樣
那些不受父母寵愛的孩子,長大后往往會想要證明自我,想要證明自己很優秀,那就會付出很多的努力,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孩子們往往會發現:哦,原來父母養大孩子也是很辛苦的,更能理解父母的辛苦。
當然了,這類孩子甚至會形成討好型人格,因為每個孩子都是想要糖的,都想得到父母的偏愛,如果不受父母的疼愛,孩子就會想辦法讓父母喜歡自己,去討好父母,甚至壓抑自己的天性,就迎合父母的喜好。
同樣的從小不被父母喜歡的孩子,長大后,會有所很自卑,沒有安全感,在人群里,顯得卑微又沒自信。這樣的孩子非常敏感,就會養成討好型人格,與人交往小心翼翼,不會彰顯自己的個性,有不愉快的心情,都是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
畢竟作為父母不喜歡的孩子,成長過程承受很多,讓人心疼。因為在父母那里沒得到過肯定、認可。也就會時時懷疑自己,即便做的很好但也會覺得自己好差。
10-17 閱讀全文>
俗話說:“子不教,父子過”。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家長的脾氣比較暴躁,家長就會去打罵孩子,采用打壓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那么被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會怎么樣呢?
被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會怎么樣
1、低自尊的人
常受到父母打罵的孩子,自信心會受到打壓,在生活中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會惹父母生氣。長大后會變成討好型人格,為人比較膽小懦弱、忍氣吞聲,對自己親近的人則喜歡無理取鬧。
一個低自尊的人,尤其是女孩,是沒有氣質的,一看就是唯唯諾諾的性格,與人相處中習慣忍讓,更不懂得如何去爭取自己的權益,成為任人宰割的“小綿羊”。
2、性格孤僻
08-27 閱讀全文>
自古以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與父母親近,畢竟人的性格,生長的環境都是有所不同的。而且和父母不親近的孩子,長大的軌跡與對父母親近的孩子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做父母的也就有必要多與孩子溝通、交心,并予以正確指導。
和父母不親近的孩子長大后會怎么樣
1、無法和別人變得親密
有的時候,父母忙于工作,對于孩子的陪伴比較少,雖然父母非常的愛孩子,可是孩子根本感覺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這樣長大后的孩子,可能就會導致孩子對人與人的關系非常的不信任,也非常的難得別人變得親密起來。
2、不知道如何更好的表達愛
我堅信,這世間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可能由于個人性格大大咧咧或者過于靦腆,又或者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傳統比較含蓄。很多父母在孩子童年時期,不會常常對孩子說:“媽媽很愛你”或者“爸爸很愛你”。
02-04 閱讀全文>
有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條件,不得不去很遠的地方去務工,就導致孩子成為了“留守兒童”,在家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但是缺少了父母陪伴的孩子總歸是不好的,差的孩子會怎么樣呢?
從小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會怎么樣
與父母關系不親,心里存在很大的距離感。有的孩子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等到上小學之后才正式由父母來管教,盡管以后一直跟隨父母生活,但是與父母的關系始終不親,而且在心里面還存在著很大的距離感。
事實上,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對于父母的依戀往往在6歲之前形成,尤其三歲前為最關鍵的時期。如果三歲前父母對孩子給予各種呵護與關心,孩子往往會出現很強的依戀感,以后與父母關系也非常親。但是如果平時父母忙于工作,無法照顧到孩子,最好在孩子上小學之前接回去,多抽出機會與孩子相處,否則等過了黃金時期想修復親子關系往往變得非常困難。
從小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會沒有安全感,對他人缺乏信任。在很多孩子看來,父母就是一棵參天大樹,隨時都可以給自己帶來保護,因此孩子往往對父親有一種崇拜感,同時也是自己的榜樣。但是有的孩子卻從小沒有父母陪伴,在其他孩子比較父母的時候會顯得非常自卑,甚至被其他小朋友經常嘲笑,還會受欺負。
很多時候受到欺負之后只能一個人默默扛著,這樣的孩子會越來越自卑,往往有很強的防備心,對其他人缺乏信任。其實根本原因在于從小缺乏父愛導致的,長大后甚至連其他親人都不信任。
01-10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