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
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有很多都是跟孩子一起成長的,所以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根據孩子的性格每次總結,其實我覺得還是多溝通,我們家有一次犯錯誤我就很氣的胖揍一頓,冷靜下來跟他交流,孩子說不喜歡生氣的媽媽,希望遇到事情跟他講道理,當孩子睡去之后,老母親的心在滴血,一個是心疼一個是焦慮,該怎么教育,后來我發現很多事情跟他講道理說明原因他可以理解并接受。
家長應該多尊重孩子,不要總覺得孩子還小,什么都該聽你的。家長其實可以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件事,父母可以盡可能為孩子提供活動機會,創造活動環境,讓孩子去試過之后,再跟孩子去分析其中的對錯利弊。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很重要的。
如果是叛逆期的孩子,會對家長的命令表現出很反感。盡量和孩子用商量的口吻說話。另一方面要思考一下家長的要求是否合理,對于不愿意做的不要強迫孩子去做。
不會管教孩子怎么辦呢?
第一點:就是溝通問題。
相信現在的家長已經越來越認識到跟孩子溝通的重要性。前段時間,我們家老大剛進入初中,正是經歷人生中情緒最不穩定的青春期。
03-14 閱讀全文>
在教育孩子方面,觀念、方法不一致,是一種常見現象,關鍵是處理方法上的區別。好的做法,是不當著孩子的面,進行爭執,在孩子面前要保持一致性,與有不同之處,在孩子不在場的時候,可以爭執,可以商量,不讓孩子無所適從,不讓孩子在父母的爭執中自行選擇。
父母如何管教孩子不一致時怎么辦
不要當著孩子發生沖突
如果父母當著孩子發生沖突,孩子就會在其中鉆空子或者沒有是非觀念,所以,應該等雙方冷靜下來再教育孩子。
找到兩方教育的共同點
其實雙方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找到這一個點,雙方再來達成共識。
09-12 閱讀全文>
作為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常常都是有屬于自己的想法的,這時也就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若是誰也不聽誰的,那很大的可能就會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而爸爸媽媽之間因教育產生的爭吵問題,也是會影響孩子健康的心理。
父母管教孩子不一致時怎么辦
1、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互相尊重,維護雙方的威信。
沒有威信的父母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為了使孩子更好地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雙方要互相尊重、愛護、維護彼此的威信。最好不要出現管教孩子不一致的情況,比如:孩子在背后議論母親了,父親聽了,決不能默然處之,而應提醒孩了,有意見應該直接跟母親提出來,不該在背后議論。
2、當意見有分歧時,應該心平氣和地交換意見,盡量取得一致。
這時父母管教孩子不一致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忠實于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可以這樣說:“你的觀點也許是對的,但我是這樣認為的。”這樣的話通常會產生神奇的力量。決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爭執,假如父親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太合理,母親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糾正。支持配偶的管教并不意味著贊同,你可以提出你自己的觀點。真誠的交流是很重要的。
12-17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都不能用平常心對待自己的孩子,我們想讓孩子成為學霸,但是我們又不會教孩子,這樣就會讓父母和孩子都很累。孩子對此也就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要做到就是與孩子一起進步,為孩子做好的榜樣,那么當家長不會教孩子寫作業怎么辦呢?
不會教孩子寫作業怎么辦
1、對孩子進行限時鼓勵
孩子在寫作業時一般都沒有時間觀念,大部分都是隨性。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來引導孩子,在孩子做作業前要跟孩子講好,每科目需要的大概時間。我以語文為例,比如孩子在開始做作業時,家長先看看孩子當日的作業量,假如語文是抄寫和背默,那么需要的時間并不會很久。
家長就要求孩子在30分鐘內完成,如果完成了,家長可以適當夸贊孩子,比如這次不錯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作業,那說明你是可以做得到的;若是孩子沒有完成,就算家長不會教孩子作業,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協助孩子找到解決辦法。
2、激發和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11-17 閱讀全文>
孩子出生后,本能地會與媽媽建立強的依戀關系,但是大多數家長的工作太忙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然而孩子太小非常缺乏安全感,認知能力在慢慢增強。誰帶的時間較長,她會自然形成慣性和依賴,這樣孩子會有安全感,導致孩子一遇到管教就會找奶奶,也是自我保護行為。想要糾正孩子依賴奶奶的習慣千萬不要急于求成,那么孩子一遇到管教就會跑去找奶奶,身為家長的我們該怎么辦呢?
一遇到管教就會跑去找奶奶怎么辦
1: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奶奶到自己家里來,可以看著寶寶長大。
2:如果媽媽想要自己帶孩子的話,就要讓寶寶逐漸與奶奶有“距離感”,讓寶寶不再依賴奶奶。
3:這爸爸媽媽們可以經常帶孩子一起去戶外玩耍,一起散步、玩玩小游戲等培養之間的感情。
4:寶寶做錯事也不要寵著、嬌慣寶寶,對寶寶做錯的事情要委婉、耐心的指導。
02-21 閱讀全文>
孩子長大了,特別叛逆,不聽父母的話,可能是在小時候家長沒有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并且和孩子平等的相處。讓孩子從心里佩服和尊敬家長。
孩子大了不聽父母的管教該怎么辦
一、傾聽孩子的聲音
當孩子長大,他們渴望被尊重和理解。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給予他們傾聽的機會,尊重他們的意見和想法。不要僅僅把孩子視為無知和無經驗的存在,而是與他們進行真誠的對話,并尊重他們的觀點。通過傾聽,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內心需求,從而建立更緊密的親子關系。
二、培養良好的溝通習慣
良好的溝通是解決問題和建立良好關系的關鍵。我們應該努力與孩子保持開放和真誠的對話。避免批評和指責,而是采用積極和建設性的語言表達我們的觀點。同時,我們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他們的感受和意見。通過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習慣,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他們的想法,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
02-24 閱讀全文>
孩子不會溝通交流的話,可以讓他多多的出去玩耍,接觸其他小朋友,這樣子自然而然的就會和別人玩在一起說話,交流溝通。可以給孩子看電視講故事,并且讓他學著把故事講給你聽。慢慢的讓孩子肯說話,只要敢說話了,交流就打開了。
孩子不會溝通怎么辦
如果孩子不太會跟小朋友溝通,家長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機會和環境與小朋友接觸,讓孩子逐漸適應社交環境。
2、鼓勵孩子多嘗試同小朋友交流,可以讓孩子說說自己的一些感受,或是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等等,讓小朋友逐漸了解他。
3、激發孩子的興趣愛好,為他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去體驗不同的事物和領域,以便孩子更好地與小朋友溝通。
12-13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