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4
家長帶孩子的過程中,有時候很難避免孩子受到驚嚇的情況。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有恐懼的心理,這在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是非常自然的現象。孩子受到驚嚇后,大哭大鬧、睡不好、吃不下,讓爸爸媽媽很是心疼。那孩子膽小容易受到驚嚇該怎么辦?
孩子膽小容易受驚嚇的原因:
1.孩子與外界接觸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當孩子見到不認識的人時,自然就會感到害怕,不敢靠近。平時家長要多帶孩子出去玩,接觸外面的世界,不要老是悶在家里。最好是多和同齡小朋友玩耍,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膽子變大了。
2.平時父母對孩子教育嚴格,要求也比較高。當孩子出現哭鬧不聽話情況時,父母經常用嚇唬或者大聲呵斥來制止住。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變得膽小,一點點事情或聲音稍稍變大就會特別害怕,容易收到驚嚇。孩子不聽話,父母行正面慢慢引導,不能大聲訓斥。
3.孩子自信心不足或者安全感低,有的孩子對自己沒把握、缺乏信心,也會形成他膽小的性格。家長應該慢慢鼓勵,而不是責罰。
孩子膽小容易受驚嚇該怎么辦?
03-18 閱讀全文>
看看孩子為何緊張焦慮,是太想考出成績,還是怕考不好,還是怕人笑話,這些問題要一一查清楚,有針對性地去解決。
孩子考試的時候容易緊張應該怎么辦
1、讓孩子調整考試心態焦慮往往是由不可擺脫的困難而造成的,換個角度思考,多想想成功之處。多想想善事、樂事、好事,焦慮的情緒也會因此而化解。學習上經常過度焦慮的孩子,父母應從學習動機、成才道路、理想期望等方面幫助孩子作多元化價值觀的思考,確立孩子“天生我才必有用”、“條條大路通羅馬”的觀念,調整孩子對考試的認識。
2、幫助孩子做放松訓練緩解考試緊張的心理還可以做放松訓練,最簡便的方法是深呼吸和自我暗示。當孩子感到緊張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做多次深呼吸,或采用“呼吸守點法”,即雙眼只看一個固定目標,同時均勻地呼吸。遇到難題可進行適當的自我安慰,用心理語言對自己說:“大家容易大家難”,“沒什么了不起的,我一定能考好。”
3、讓孩子掌握考試方法孩子即使在考前有充分的準備,在考試時碰到棘手的難題也在所難免。有些孩子有怯場的毛病,一遇到難題就緊張,甚至會頭腦一片空白,或在一道題上浪費太多時間,沒時間做剩余的題目。在答題時應先易后難,以逐步增強信心,而且在困難時學會自我安慰也是必要的,碰到難題時想“自己不會,別人也未必會”,等到別的題目都做完了,緊張情緒就能得到緩解,再來攻克難題,這時考前由于緊張而導致遺忘的內容也許就記起了。
4、平時學習一定要扎實認真如何從容應對考試,關鍵還得靠平時認真扎實的學習和訓練,成功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即平時練習當考試,重大考試當練習。不少會考試的學生都說;“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當然這句話有些絕對,但“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相信每個同學都深有體會。作為家長,要告訴孩子考試的真諦:“只有認真對待平時每次練習,以此訓練自己,掌握科學的應試技巧,才能靈活自如地應對每一場考試,而如果僅憑一時的運氣取得的好成績也必定是曇花一現。”
03-21 閱讀全文>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大方,在人前勇于展示自己。但是有的孩子比較膽小,對自己也很不自信,所以在人際交往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心,讓孩子健康陽光成長。
對于膽小不自信的孩子該怎么辦
一、家長一對一的陪伴他們面對問題
每個人遇到了困難時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傾聽和陪伴。如果孩子遇到了困難,他此刻最需要的是父母強有力的支持和理解。家長應該與孩子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告訴他,爸爸媽媽是他最強有力的后盾,引導他說出自己心里的障礙,并和他一起分析問題,找出解決的辦法。一定要注意的是,給孩子一定的緩沖時間去面對這個問題。
一旦孩子學會了放開顧慮并表達自己的感受,父母將更容易幫助他們克服膽小不自信的情緒,父母可以制定一個定期的一對一溝通計劃來持續幫助孩子客服不自信的想法。
二、及時提問,了解孩子的感受
12-09 閱讀全文>
對于孩子來說,學校是孩子們獲得知識的最好的地方,課堂上面有著良好的學習氛圍,還有老師認真的給孩子們傳授知識,告訴孩子們很多的認識道理。可以依然有很多孩子在課堂上面不聽講,那么上課容易走神的孩子應該怎么辦呢?
上課容易走神的孩子應該怎么辦
1、父母要給予孩子寬嚴并濟的教育
既要耐心地教育,又要嚴格地要求,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每個優秀孩子背后總有父母的奮力托舉。父母也要主動和學校老師保持經常的聯系,互相反饋孩子的信息,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
上課不聽講只是孩子在成長中遇到的一個小難關,在成長中遇到的更多困難與挑戰,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面對與解決。
2、讓孩子學會進入學習狀態
10-18 閱讀全文>
小孩子在外面怕生膽小,見到陌生人不是哭鬧就是低頭不語,這可急壞了大部分的家長,不知道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沒有這樣的困擾呢?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那么我們就來共同探討一下:小孩子在外面怕生膽小應該怎么辦的相關問題吧。
小孩子在外面怕生膽小應該怎么辦
1、我們可以逐步擴大交往范圍。
對于在外面怕生膽小的小孩子,媽媽可以從孩子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孩子習慣跟媽媽或者撫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讓孩子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境。
在熟悉了有少數陌生人在場的環境之后,再擴大他的接觸范圍,讓孩子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提升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
2、我們要需要多帶孩子外出。
07-29 閱讀全文>
其實孩子膽小自卑這件事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在生活中膽小怕生;在學校不敢交友;有問題不敢及時問老師等。其實這些小事都在一點一點影響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建議家長在孩子出現膽小行為之后一定要盡快解決。那么孩子膽小怎么和老師溝通呢?
孩子膽小自卑家長應該怎么辦
1、爸爸媽媽要有意識的鍛煉孩子的膽量。
爸爸媽媽短時間外出的時候,可以試著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在家里呆一會兒;讓孩子學會主動向別人問個好,說句話;讓孩子獨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等等。通過這些小事,鍛煉孩子的膽量,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
2、我們可以多帶孩子參加社會活動。
讓孩子有社會體驗的樂趣才會培養出能融入社會的能力。現在很多家長會參加一些公益組織,比如去養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為福利院兒童送去衣物和玩具,參加環保出行的倡議行動等等。如果這些活動有孩子的參與那你的收獲絕對是太有價值,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會伴隨孩子終身的。
07-28 閱讀全文>
膽小缺乏自信的孩子其實是非常讓人心疼的。我們想象一下:在這個充滿跳躍思維,異想天開的年紀,因為膽小缺乏自信不能大膽表達自己,是多么無助的一件事。因此,為了這個問題發生,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過程,家長必須要幫助孩子,但是孩子膽小缺乏自信該怎么辦呢?
孩子膽小缺乏自信該怎么辦
首先,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許多內向的孩子往往是由于內心缺乏自信造成的。因此,父母應該在生活中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和支持,激發孩子內心的動力,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父母應該多說鼓勵孩子的話,不要因為小事對孩子發脾氣。
這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使他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不喜歡說話。時間長了,他內向的性格也會因此凸顯出來。
其次,鼓勵孩子多多和同齡人交流、交往。
07-27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